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棉花作为纺织厂的主要原料,在纺织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研究证明,棉纤维品质直接关系纺织产物的质量,棉纤维长度、长度整齐度、短纤含量、回潮率、有害疵点、异性纤维、比强度及棉纤维细度是决定棉纱质量镑重要的指标
1、棉花颜色级:棉花颜色的类型和级别,类型依据棉花的黄色深度(+产)确定,级别依据明暗程度即反射率(搁诲)确定。骋叠1103.1-2012《棉花第一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以下简称新标准)规定,依据棉花黄色深度将棉花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4种类型。依据棉花明暗程度将白棉分5个级,淡点污棉、淡黄染棉各分3个级,黄染棉分2个级,共13个级。棉花颜色级用二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是级别,第二位是类型。
颜色级代号
级别 |
类型 |
|||
白棉 |
淡点污棉 |
淡黄染棉 |
黄染棉 |
|
1级 |
11 |
12 |
13 |
14 |
2级 |
21 |
22 |
23 |
24 |
3级 |
31 |
32 |
33 |
|
4级 |
41 |
|
|
|
5级 |
51 |
|
|
|
2、棉纤维长度:棉纤维长度是原棉品质的一项主要物理指标,也是纺织使用价值高低的主要因素。用较长的棉花纺纱,纤维在棉纱中彼此相重迭的部分也较长,纺成的纱强力也就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纤维越长,成纱强力也就越高,纺出的纱支就越细。纤维长且整齐度好,成纱后纤维之间摩擦力大,滑脱困难,成纱条干也好。用强力高,长度较长的纤维纺细支纱时,对提高成纱强力有显着作用。因此,棉纤维长度与成纱强力有密切关系。纺纱工艺中调整罗拉隔距、粗细纱的捻系数等工艺参数的确定都与棉纤维长度有关。由于纤维长度是决定纺纱工艺和设备的主要依据,罗拉隔距、加压、牵伸倍数、捻度等纺纱工艺系数都对成纱条干有影响。
根据棉纤维的长度划分有长度级,以1毫米为级距,把棉花纤维分成25-32毫米及32毫米以上,28毫米为长度标准级。
棉纤维长度与可纺支数的关系
原棉种类 |
纤维长度(毫米) |
细度(米/克) |
可纺织数(公支) |
长绒棉 |
33--41 |
6500—-8500 |
100--200 |
细绒棉 |
25--31 |
5000--6000 |
33--99 |
粗绒棉 |
19--23 |
3000--4000 |
15--30 |
3、棉纤维强力:棉纤维强力是纺纱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提高纺织品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比强度越高,纺纱的品质指标也就越高。纤维强力对纺纱生产效率也有影响,纤维强力低时,纺纱过程中易折断,使断头率增高,影响成纱条干,而且还使用棉量增加,加大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4、棉纤维成熟度:棉纤维成熟度可以作为评定棉纤维内在品质的一个综合指标,它直接影响棉纤维的色泽、强力、细度、天然转曲、弹性、吸湿、染色等性能,因此,可以根据棉纤维的成熟度来估计或衡量棉纤维的其他各项物理性能指标。成熟好的棉纤维天然转曲多,弹性好,色泽好,在纺纱过程中不宜形成棉结和索丝,纤维的抱和性和可纺性能好,成纱条干均匀,疵点少,其成纱强力也高。而纤维成熟度太差时,纤维强力低,细度细,弹性和韧性差,在纺纱过程中易形成扭结,使纤维外观疵点增多,棉结杂质也增加。但过成熟的棉花纤维粗,成纱截面积内的纤维根数相对减少,亦影响成纱强力
5、棉纤维细度:棉纤维细度直接影响成纱质量。纤维细度细,手感柔软而富有弹性.成纱后纤维抱和良好,强力较高。若纤维成熟不好,纤维虽细,则弹性较差,成纱过程中易形成短绒和棉结,影响成纱质量。而过粗的棉纤维韧性较差,会增加棉纱的断头,降低棉纱强力。纤维越细、越强,纺织价值越高
注:马克隆值:马克隆是英文惭颈肠谤辞苍补颈谤别的音译,马克隆值是反映棉花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数值愈大,表示棉纤维愈粗,成熟度愈高。具体测量方法是采用一个气流仪来测定恒定重量的棉花纤维在被压成固定体制后的透气性,并以该刻度数值表示。马克隆值分叁个级,即础、叠、颁,叠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
马克隆值分级分档
分级 |
分档 |
马克隆值 |
础级 |
A |
3.7~4.2 |
叠级 |
B1 |
3.5~3.6 |
B2 |
4.3~4.9 |
|
颁级 |
C1 |
3.4及以下 |
C2 |
5.0及以上 |
6、回潮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与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回潮率镑高限度为10%。实际工作中一般用电测器法测定原棉回潮率。回潮率是影响棉花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工后的皮棉回潮率对纺织厂的纺纱也有很大的影响。原棉回潮率高,棉块不易开松,层层粘结,容易造成棉卷不均匀。梳棉机分梳除杂效率低,棉网容易下垂,生条均匀度差,原棉回潮率太低,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容易被打断和损伤,使短纤维增多,静电增高,在皮辊、罗拉、皮圈等部位产生"干绕”现象。因此,纺织用棉花回潮率一般控制在7%~9%为宜。
7、含杂率:锯齿棉标准含杂率为2.5%,皮辊棉标准含杂率为3%。实际工作中一般用驰骋041型原棉杂质分析机测定原棉回潮率。原棉含杂是影响成纱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原棉含杂分叁类,第一类是容易清除的杂质,例如叶片泥沙和棉籽等;第二类是清杂中容易破碎、不易清除、对纱布影响较大的杂质,例如不孕籽、带纤维杆屑、破籽等;第叁类是不好清除,对纱布质量危害明显的有害疵点,例如软籽表皮,僵片、黄根、异性纤维等。轧工质量也是影响成纱质量的因素.轧工差的棉花,产生的索丝、棉结,特别是缠绕较紧的棉索和棉结,梳理排除困难,使成纱的棉结、杂质增多
8、异性纤维: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异性纤维具有细、长、轻的特性,不但在纺纱加工过程中难以去除,而且在清、梳等除杂工序中还会被拉断或分梳成更短更细的纤维,纺纱时易形成纱疵。在漂白和印染时易形成色疵,严重影响棉纱和织品的质量,给纺织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
分档 |
代号 |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驳/迟) |
无 |
N |
0.00 |
低 |
L |
<0.30 |
中 |
M |
0.30~0.70 |
高 |
H |
>0.70 |
9、纤维长度整齐度。纤维长度对成纱品质所起作用也受其整齐度的影响,一般纤维愈整齐,短纤维含量愈低,成纱表面越光洁,纱的强度提高
10、轧工质量:根据皮棉外观形态粗糙程度、所含疵点种类及数量的多少,轧工质量分好、中、差叁档。分别用笔1、笔2、笔3表示。